杨时是南宋著名的史学家,字龟山,人称龟山先生。他年轻时通过科举考中进士,但为了继续求学,放弃了仕途,前往河南拜二程为师,专心钻研学问。有一天,杨时和好友游酢来拜访程颐,走到门外发现程颐在屋内打坐。二人不忍打扰,却也舍不得放弃拜会的机会,只好静静站在门外等程颐醒来。没想到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,雪越下越大,杨时和游酢仍旧一直站在雪中等待。等程颐醒后开门,只见门外白茫茫一片,积雪已有一尺厚,杨时和游酢却还在门外站立,这才踏着积雪走了进去。这件事后来成为学人致敬老师的典范,演变成“程门立雪”的成语。
它寓意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和崇敬之情。杨时放弃官场,跋山涉水求学,在恶劣天气下仍然坚守大雪之门,以待见到老师,这份坚定和隽永的师意,成为后人敬道尊师的最佳范例。杨时日后也成为一代宗师,然而他对老师的深切敬重之情却历久弥新,这也影响和教育了无数学人。
“程门立雪”这则故事反映出中国古代崇尚“尊师重道”的传统美德。它以杨时对老师真挚敬仰的情怀,启迪后学选师承道、善学好问的精神,这也是中华学术传统积淀千百年的文化基因。这则故事激励后人不畏艰辛,矢志求学,不负热情,以守恒的精神追求真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