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

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

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,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《庄子·外篇·山木第二十》之中的一段话。意思是物体之间的变化和互相作用,并不是由外部因素所决定的,而是由它们自身所固有的属性所决定的。

这段话是庄子对于存在的观点进行阐述,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固有的本性和特点,它们的发展和运动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,而是由内在的力量所驱动。庄子强调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规律和自我发展的能力,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、从容应对,而不是过度干预和控制。

物物而不物于物是什么意思

这句话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——既想肆意利用外物,又不想被外物所约束。

  •   1. 报酬和代价存在等价交换。如果想无限制地利用外物为己所用,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,无法只享受利益而不承担责任。
  •   2. 人需要外物,外物也影响着人。人与外物是互惠互利的关系。如果单方面要求时时利用外物,不为外物所动,是不现实的。
  •   3. 利用外物可以创造更多价值。但外物也有其自身的规律。如果不尊重外物,违背其规律,最后只会遭到外物的反噬。
  •   4. 合理利用外物,既获得外物的好处,也尊重其本质,才是最稳定和谐的关系。而片面要求只享受利益,不承担责任,往往导致关系的破裂。
  •   5. 致中和之道,讲求遵从自然,顺应规律。人和外物都应找到平衡点,这样才能和谐共存,实现物我两利。

综上所述,想肆意利用外物而不为其所累,往往导致惩罚;必须合理利用外物,兼顾自身和外物需要,才能真正获得长久的利益。这符合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。

原创声明:文章首发自顒彧句子,版权所有,如欲转载,请注明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1rwd.com/jzdq5768.html